期待自己永遠是同一個人,
同樣的夢想與價值觀維持幾十年,是不切實際的。
期待自己不會改變,是不切實際的。
長大成熟,成為真實的自我,需要勇氣。
--美國詩人 康明斯(e.e. cummings)
怎樣過生活才算「真實地活」?以下是一些建議。
真實地活就是:
l 行為與價值觀一致;
l 根據自己的信念做選擇,不盲從於他人的信念;
l 感覺可以做自己,有人愛自己,不覺得自己必須表現出社會接受的作為;
l 接受與敬重自己的每一部分,不必遮掩或說謊;
l 即使會製造衝突或緊張,必要時仍會說出真相;
l 在愛情中,你知道有資格得到什麼,不會將就較差的情況;
l 對於自己想得到的東西,會向他人提出要求。
我們都希望能做到這些,但是說來容易,做到卻很難。當我們聽到真實的自己在聲聲呼喚,往往頑強抗拒,緊緊抓住就有的熟悉角色。這些角色雖人讓我們不舒服,也造成很大的限制,但我們害怕做出劇烈改變後,會失去這些角色,我們與他人都會認不出自己。重點就在這裡──我們不確定。拋下舊有的角色,讓我們感到身分不明,所在的位置不明,彷彿變成無形無影的透明人。
我們並未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,只是更清楚地變成自己。
──美國青少年文學作家 霍爾(Lynn Hall)
我們不是一個靜態的自己,而是許多湧現的自己。
這種觀點具有涵納性,而不是排斥性,
我們的每個部份都必須生下一個自己。
自我是複雜的,而不是單一的,
我們不是非此即彼,而是一個經過精密設計的多層次生命,
在這個生命裡,自我的多種表達方式共同存在。
自我追尋的過程沒有這麼令人愉悅,有時我們會挖出隱藏在內心的東西,這些自我的部份,我們並不想看到。這個隱藏的內在領域,就是精神分析大師榮格所說的「自我的影子部分」(the shadow part of our self)。它是情感與衝動的集合,躲藏在表層的自我之下。表層的自我包括較為社會所接受、較適當與較理想化的自我。無論是否察覺,每個人都有一個「影子自我」(shadow self)。在自我的各部分當中,影子自我包含了無意識、未開發、被拒絕、受壓制、被否認的部份。
我們的影子特質並不壞,我們隱藏它們,是因為它們放不進我們的理想藍圖,不符合別人對我們的期望。
我們認為自己具有同情心,但是我們也有自私、傲慢自大、缺乏耐心的一面。
我們強烈主張獨立與不依靠他人,宣稱自己對他人一無所求,但是內心有一個部份極度渴望找到一個人來掌控一切,讓自己依靠。
我們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影子自我的碎片,擔心他們從此不愛我們,不接納我們,所以我們藐視影子自我的存在。
如何辨識出影子自我?有一個簡單的方法,就是找出他人身上令我們憎惡的特質,仔細審視。當我們身邊的人具有我們影子自我的一部分,我們會感到氣憤與不自在。這項看來聽來恐怖,但是我們批評得最厲害的人,通常就是表現我們心中受到壓抑的影子特質的人。
當我們提出邀請說:「真正的我,請站起來好嗎?」我們應該做好準備,讓自我湧現,不只是為了某一個自我,而是為了所有的自我做準唄。這就是活出真實的生活──願意承認與接納所有的自我,包括我們瞭若指掌的那些自我,以及隱藏在影子裡的另一些自我。要做到這一點,必須超越內心的傳統性與限制性的觀念,突破過去對好與壞的標準。
在你身處的這一刻,你誰也不是,只是自己。
在一個極力讓你變成其他人的世界裡,
誰也不做,只做自己,是世上最美好的生活。
──康明斯(e.e. cummings)
「請用夠多的愛充滿我的心,讓我擁抱自己本來的樣子,擁抱別人本來的模樣。」
我在心中深入挖掘,尋找這種勇氣──願意面對內心的衝突,喜悅度過人生的勇氣。
真正的你,完整的你,無法輕易放入他人期望的容器。
你有太多的稜角,沒有傳統的形貌,你會成為獨特的寶藏。
你不斷成長,形貌也會不斷改變,直到你變得平滑、變得尖銳。
黑暗與光亮,同一時間出現,宛如罕見、燦爛奪目的寶石。
留言列表